搜尋

2010-10-20

教育系─要有轉行的心理準備

2005/6/7 下午 10:44:35

教育系─要有轉行的心理準備
重點科系生涯路徑

撰文:臧聲遠

國立師院生謀得教職的比例,這幾年下滑速度驚人,90學年度還有八成可找到教職,92學年度遽跌到三成。未來國中小教師供需失衡,還會持續惡化,看不到好轉的跡象。

  台灣人口出生率,這幾年降到全世界倒數第二名,去年小一新生首度跌破30萬人,教育部估計未來5年內,國中小將縮減4,000班。有些學校即使有職缺,也寧可用代課老師,不肯聘用正式老師,以免日後減班徒增麻煩。

  目前扣除公費生,每年釋出的國中小教師職缺約有2,000個,但準教師的供給卻超出好幾十倍。在「師資多元化」的政策下,各大學紛紛盲目搶進,現有高達1/3的大專院校設立教育科系╱學程,每年畢業生超過8,000人。

  再加上教師甄試歷年落榜重考者,每年有5萬人角逐這2,000個教師職缺,能夠謀得正式教職者只有4%,堪稱競爭最慘烈的行業。

  況且,教師甄試的旁門左道太多,撇開校長收紅包的傳聞不說,前不久桃園縣議員為關說教師任用,公然在議會毆打國中校長,想必很多人還記憶猶新。這不是一場全然公平的競賽。

從事教職的另類思考

  如果仍然想走教書這條路,有幾個訊息值得多加留意:

  1.雖然國中小在減班,但特教班卻不減反增。

  2.在鄉土教學掛帥之下,有些縣市醞釀在教師甄試科目中,加考該縣市的地方史,你要先有心理準備。

  3.以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為例,該校「師資培育中心」的學生,去年取得正式教職的比例,比公立師範院校高出一倍,其中多數都是應用外語系學生,跑去選修教育學分。可見優異的外語能力,有助於提高錄取勝算,尤其在農業縣分更是如此。

  4.台灣新生兒中,有1/8是外籍新娘所生,學習與適應出現許多問題。如果對東南亞的語文、文化有所涉獵,未嘗不是一種獨特的競爭力。

  5中小學教職難覓,許多準教師退而求其次,想到兒童安親班、才藝班任教。過去兒童補教業的老師,多半是大學生短期兼差,流動率很高,每年徵才需求很大。這幾年由於文史、藝術科系出路困難,不少人投入兒童補教業、當成正式全職工作,以兒童美語班師資來說,留學英美的碩士大增,競爭也變得很激烈。不過在南部地區,由於台南科學園區吸引大批科技新貴,很捨得為子女教育花錢,但南部的兒童補教業,卻是一塊猶待開發的處女地,工作與創業機會遠比北部多,從今年南區就業博覽會即可看出這種趨勢,因此不妨評估「南向」的可能性。

轉換跑道海闊天空

  其實,師範生的素質整齊,各行各業都很歡迎,大可不必把所有的賭注,孤注一擲押在教職上。IBM工商事業群總經理黃惠珠,就是師大數學系出身;從司法體系到政府首長,師範校友也大有人在。

  師範生如果是體育系,可投入健身休閒業;如果是數理科系,可朝資訊科技、保險精算發展;如果念諮商輔導,可進修報考社工師、心理師;如果念保健科系,在健康食品業可找到一席之地,出路都不比當老師差。

  另外,像是國北師的玩具研究所,學生還沒畢業就被業者搶訂一空;有太多行業需要懂兒童心理的人才,這方面誰都比不上師範生。師範生也很適合投入需要「解說力」的行業,如企業教育訓練、企管顧問公司講師、深度旅遊導覽等。而且,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:師範生通常很會考試,參加公務員與司法考試,脫穎而出的比例特別高。

克服鐵飯碗保守心態

  隨著「流浪教師」問題漸嚴重化,教育部開始採取大動作,多所師範院校將和技術學院合併,改制為普通大學;而師範院校的師資班名額也要縮減一半,另外半數畢業生將不再從事教職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更計畫,未來畢業生將有50%從事教職,50%轉入服務業。

  面對必須「轉行」的殘酷現實,絕大多數師範生,都抱著強烈的抗拒感。在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教書高」的價值觀下,許多人參加教師甄試屢次落第,考到快要30歲了,還不肯設定「停損點」另謀出路。而且,師範生的心態普遍較為保守,渴望找到一份安穩有保障的工作,對於民間企業的高競爭、高淘汰很難適應。師範生轉行的最大障礙,其實不在於素質,而在於心態。

  如果已經決定放棄教職,不妨到其他學校旁聽一些課,因為師範院校的課程較狹窄,對於轉行的幫助不大。而普通大學的校風,也比師範院校更多元化,你會發現除了當老師,人生其實還有許多選擇。

沒有留言:

關於我